非物质文化遗产“袁氏中医疗法”保护单位
郑州市基层中医传承特色疗法袁希福工作室
郑州袁氏中医三联平衡疗法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
袁希福老中医近期看诊时,有位胆管癌的患者说到:2022年6月做了手术之后,因为担心放化疗的副作用就没有做,2023年1月8日复查发现双肺结节,2023年11月8日CT显示:双肺多发结节占位,考虑转移瘤可能性大,对比1月份的结果结节增多增大。
“手术后,间断性的在福建、上海、武汉、天津、北京等处吃中药治疗,但我感觉效果不好,查到你的信息后,我就赶紧过来了……”
然而,袁希福老中医却提出了不同的意见:“看你坐在这里,根据我的经验,就你现在整体目前的形象,我认为是有效果的。因为你已经转移这么长时间了,如果你不吃药,现在不会是这个样子。”
“关于这个问题,你不能光凭自己的想象,这个病是世界性难题,如果有一位病人跟你是同样的病,也是转移,但是他做的化疗,现在可能连床都下不了。你现在还每天走一个小时,底气从哪里来的呢,也有吃中药给你的支持,你想想是不是这样!”
“所以,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。你想着这应该吃好了啊,怎么现在还有肿瘤呢,可是这个病不是你想象着吃几付药就好了,你不想想跟你一样病情的人,这样一对比,就想着,哦,还好。”
消瘤=控制病情=延长生命,这是错误的
在大众的认知中,癌症的治疗模式就是将肿瘤完全杀灭。
可临床实践发现,中晚期患者消瘤不一定能延长生命,一是此阶段患者的病程就好像一辆老破车,毛病一大堆,损坏的地方太多了,马上就要散架了,并不是说单纯的换个轮胎或者引擎就能上路;二是消瘤手段又多是一些损伤性的治疗,对于一个日薄西山行将就木的患者而言,治疗的负担往往承受不起。
所以,袁希福老中医提出:肿块大小与生存期不成正相关,好多肿瘤患者认为消瘤=控制病情=延长生命,这是错误的。
加拿大的Schip-per教授1994年就在关于癌症概念的新模式中提出,有效的治疗并不需要肿瘤的完全消退,机体的反应对癌症治疗更为重要。这一观点与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的疗效特点——带瘤生存一致。
袁希福老中医常常强调,中晚期患者的治疗重点,是在身体的调养上,不要过于在意必须消除肿瘤。所谓“正气存内,邪不可干”,通过中医药的双向调节,纠正机体气血、脏腑、津液、经脉等方面的失调,维护患者的生活质量,再者扶正祛邪相结合,把身体养好,让肿瘤发展速度降下来,维持两者之间共存,这样病人的生存时间若是能延长1年、3年、5年、10年,甚至20年,不一样大有可为。
撰稿:小含
审核:日昇
友情链接:
版权所有: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 www.xifu120.com
电话:0371-63962677 投诉电话:0371-63395632
特别声明:本站内容仅供参考,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。
地址: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农业路70号(河南博物院对面)
广审号:(豫)中医广【2025】郑第 03-03-059号 网站地图
扫一扫 关注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