非物质文化遗产“袁氏中医疗法”保护单位
郑州市基层中医传承特色疗法袁希福工作室
郑州袁氏中医三联平衡疗法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
恶性淋巴瘤主要是指淋巴组织内的淋巴细胞恶性增生而形成的肿瘤,目前该病的病因以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,可能和反复感染、免疫缺陷、免疫细胞恶变有关。中医学分为恶性淋巴瘤的病机主要是虚、瘀、毒、滞等,虚则包括气虚、阳虚、阴虚;毒包括痰毒、癌毒、热毒、湿毒;瘀为瘀血阻滞;滞包括气滞、瘀滞等。下面从虚瘀毒滞四个方面分析淋巴癌的病因和病机。
一、虚
本虚为该病的内因以及关键,正气存内,邪不可干,正气亏虚,容易感邪,该病分为气虚、血虚、阳虚、阴虚。气虚证多表现为神疲乏力,少起懒言,大便稀溏,舌淡、脉弱无力等;阳虚者则多由气虚证发展而来,所以也可出现气虚证候,畏寒肢冷、舌淡胖,边有齿痕,苔白滑,脉沉迟无力;阴虚者则多表现为咽干、五心烦热、盗汗、舌红少苔,脉细数,血虚证以面、脸、口唇、舌质、爪甲色白为主症。
正虚为本病发生的根本,故治疗上当治虚以扶正,即“虚则补之”,但气虚、阳虚容易导致痰湿内生,阳虚寒凝,阴虚容易导致内热,血虚生风。正气亏虚不仅是该病发生的根本,在疾病的发展中也扮演者重要的角色,比如“正盛邪退”“正虚邪恋”,所以疾病早期、中期、后期均需要益气、温阳、养阴、养血,补虚以贯穿整个治疗过程。
二、瘀
痰湿阻碍气机,气血运行失常,气滞血瘀,或因虚致瘀,气血不摄血,离经之血便是瘀,或阳虚失于温煦,寒凝血瘀,形成淤血,瘀亦为继发病理因素,又常与痰互结,痰瘀搏结,淤血一旦停滞于某脏腑组织,多难于消散,所以包块多刺痛,坚硬,病位固定不移,舌质暗或有瘀斑苔黄。脉眩涩,活血化瘀法分为益气活血,温阳活血,行气活血三种。
三、毒
饮食不节,脾失健运,外感寒湿,因遏脾阳,热毒炽盛,煎熬津液成痰,或脾肾阳虚,无力运化水湿,所以多为外感或内伤导致肺脾肾以及三焦机能失调,气化不利,水液代谢障碍,水液停聚而呈,痰湿作为病理产物,反过来作用于人体,进一步影响机体脏腑功能。
痰饮为有形之邪,可阻碍气机,防癌血行,所谓“无痰不成核”,痰饮一旦产生,可随气流窜全身,外至经络、肌肤、筋骨,内至脏腑,全身各处,无处不至,容易播散蔓延,所以本病多为全身性疾病,容易复发转移,湿毒、痰毒多见全身多个肿核,甚至融合成团块,或有腹部揭开,推之不移,形体胖,大便溏,舌边齿痕,舌苔白腻,脉濡滑。治疗方面需要见痰治痰,还需要健脾化湿、化痰、以绝生痰之源。
四、滞
饮食邪气,或七情郁结,或体弱气虚不运导致脏腑、经络之气阻滞不同,肝主疏泄,调节情志,怒则伤肝,致肝失疏泄,气血运行失调,故气滞多见胸胁胀痛,胀满纳差,食后腹胀,大便干结难解,气滞容易导致血瘀,所以行气疏肝特别重要,气行则血行,气行则痰化,所以行气疏肝也需要贯穿整个淋巴癌的治疗过程。
治疗淋巴癌这类恶性肿瘤,就是应该分析病因、病例,根据不同的证候对症治疗,或需益气、温阳、养阴、养血,补虚,或需益气活血,温阳活血,行气活血;或需脾化湿、化痰、以绝生痰;或需要行气疏肝,最终减轻患者的痛苦,控制病灶发展,延长患者的生命。
友情链接:
版权所有: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 www.xifu120.com
电话:0371-63962677 投诉电话:0371-63395632
特别声明:本站内容仅供参考,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。
地址: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农业路70号(河南博物院对面)
广审号:(豫)中医广【2025】郑第 03-03-059号 网站地图
扫一扫 关注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