非物质文化遗产“袁氏中医肿瘤疗法”保护单位
郑州市基层中医传承特色疗法袁希福工作室
郑州袁氏中医三联平衡疗法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
癌痛一直都是肿瘤患者最头痛的问题之一,尽管治疗上一直大力推广WHO制定的三阶梯药物止痛法,止痛效果也确实可观,但由于药物存在一定不良反应,致使不少患者依从性较差,止痛效果欠佳。
袁希福院长行医40年,诊治过成千上万例中晚期癌痛患者发现,“心”与癌痛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,若能平和心绪,调养心神往往可以有效减轻疼痛发生。
“ 心 ”与癌痛的关系
疼痛是一种生理反射,同时还是一种主观的心理反映。比如:癌症患者会因躯体上的疼痛产生不良情绪;这种不良情绪,又会反作用于机体,可能肿瘤压迫刺激并未加重,可主观感受上却会觉得疼痛更重了。
唐代医家王冰就曾提出“心寂则痛微,心躁则痛甚”的观点。在《黄帝内经》中也提到“诸痛痒疮,皆属于心”。疮疡的生成,最根本的原因是气血的壅滞堵塞所造成的,“营气不从,逆于肉理,乃生痈肿”,气血拥堵既能生痈肿,也能生疮疡。
所谓“不通则痛”,大部分疮疡都有不同程度的痛痒感,只不过初期多以痒、胀、酸为多久,稍重一点才有疼痛、胀痛感觉。疮疡是比较表层的,痈疽是比较深层的。而“心,主血脉,主神明,为君主之官”。“忧动于心则肺应,思动于心则脾应,怒动于心则肝应,恐动于心肾应。”所以,疼痛与“心”密不可分,安“心”亦能治痛。
那么如何安 “ 心 ” 呢?
“安”心便是平复情绪。可癌症患者这一群体,要承担的心理负担远超常人。安抚情绪需要掌握方法。
人以群分,人都是有归属感的。这种归属感带来的不仅是自我身份的认定,更重要的是与之相伴的安全感,和随时可以获得的一种无形的、来自团队的精神支持。因此,从集体中可以获取信心,使患者由消极被动地接受治疗,转变为主动积极参与治疗,由坐以待毙转变为拼搏求生,由无能为力转变为大有作为甚至创造奇迹。
袁希福院长一直强调,医院只是肿瘤治疗的场所之一,医院以外的社会、家庭,才是肿瘤治疗与康复的更大场所。癌友多参加各种健康康复类团体活动;家属多陪伴患者,哪怕只是在一起不说话,也可以减轻患者的心里负担,让病人从集体中、家庭中获取力量,增加抗癌信心,当信心充足,不良情绪也就不易产生,心态自然平和。
友情链接:
版权所有: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 www.xifu120.com
电话:0371-63962677 投诉电话:0371-63395632
特别声明:本站内容仅供参考,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。
地址: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农业路70号(河南博物院对面)
广审号:(豫)中医广【2025】郑第 03-03-059号 网站地图
扫一扫 关注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