非物质文化遗产“袁氏中医疗法”保护单位
郑州市基层中医传承特色疗法袁希福工作室
郑州袁氏中医三联平衡疗法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
“药可治病,亦可致病”,这是历代医家谨慎用药之警语。不少人对中药会有起效较慢的印象,这种影响疗效,延长疾病康复时间的现象,除去其他因素外,服药时间、服药方式恐怕也是一个重要因素。
人们往往将精力集中在药证切合、组方严谨、用量恰当、药品煎煮注意事项等方面,而对服药的时间、次数、温度以及一些禁忌上往往容易忽视。
中药服用知识
在服药时间上, 古人是很有讲究的, 要根据病情和药物的性质来定。《医学源流论 · 服药法论》中谓:“病之愈不愈, 不但方必中病, 方虽中病, 而服之不得其法, 则非特无功, 反而有害, 此不可不知也”。
一般认为补益类药宜空腹服较好。而我院扶正药多是补益类,也需要空腹(餐前1小时或餐后2小时)服用以利吸收。(注意:如果患者在饭前吃了一大堆零食,那么此时的“饭前”不等于“空腹”)
健胃药宜饭后服, 尤其胃本身有病的患者,可在饭后 1~2h 服用,防止引起呕吐或其它不适反应。
伴有睡眠障碍的癌友会服用安神类中药,此时应在睡前服药。
另外:癌症患者会服用止痛药,部分人为了省事,在服药时不喝水,直接将药物干吞下去,这是非常危险的。—方面可能损伤食道,另—方面,没有足够的水来帮助溶解,有些药物可能会在体内形成结石。
还有牛奶、果汁、茶水、可乐等饮料都会与药物发生相互作用,如果用它们送服,可能影响疗效,甚至引发危险。
例如:用果汁或酸性饮料送服复方阿司匹林等解热镇痛药会加速药物溶解,损伤胃黏膜,重者可导致胃黏膜出血。正确的方法是用温度适中的白开水送药。且服药后喝水过多会稀释胃酸,不利药物的溶解吸收,通常送服固体药物1小杯温水就足够了。
服药次数:有时间我们容易把“1日3次”当成“三餐前后”,所以,一些患者便每日准时在三餐前服药。事实上,“1日3次”是将一天24小时平均分为3段,每8小时服药一次。从而保证体内稳定的血药浓度(血液中药物的浓度),达到治疗效果。
药物的体内浓度影响药物作用的强弱、快慢等。所以,为了维持药物在单位时间内的体内浓度,保证药效,就必须合理安排给药次数和实践。如果3次服药时间都在白天,白天血药浓度过高,而夜晚又达不到应有的治疗效果。
服药方式:躺着服药,药物容易黏附于食道壁,不仅影响疗效,还可能刺激食道,引起咳嗽或炎症,严重的甚至损伤食道壁。好站着或坐着服药,服药后不能马上运动,因为一般需要30~60分钟,药才能被胃肠溶解吸收,其间需要足够的血液参与循环。
友情链接:
版权所有: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 www.xifu120.com
电话:0371-63962677 投诉电话:0371-63395632
特别声明:本站内容仅供参考,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。
地址: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农业路70号(河南博物院对面)
广审号:(豫)中医广【2025】郑第 03-03-059号 网站地图
扫一扫 关注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