非物质文化遗产“袁氏中医疗法”保护单位
郑州市基层中医传承特色疗法袁希福工作室
郑州袁氏中医三联平衡疗法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
等到“西医说没有办法了,不行了,才想起中医”。这其实本身就是一个误区。
肺癌的马师傅有次复诊说,“多亏了袁院长的中药,不然我恐怕早就没了。”他把功劳全归给了院长,其实,归根到底还是患者自己比较聪明,他认为“中西医合在一起就是个双保险”,所以在化疗前就开始吃中药了,这么多年一直坚持,眼见病友一个个离世,就剩他一个。
为什么那么多人都吃中药,可有的人还是晚了呢?说到底和用药时机有一定关系。
万事赶不过一个“早”字
中医认为:“人有胃气则生” ,“得神则昌,失神则亡”,对于癌症患者能吃饭、能睡觉、能排得出是身体好转的首要条件。如果非要等到病人不能下床、不能吃喝,才想起来吃中药,那这个时候即便是医圣妙手,恐怕也无力回天了……
中药要趁早,中医的扶正对身体的调理是潜移默化的,如果对比昨天,你的体力好些了,或者食量大些了,胃口好些了,甚至有精神了,就说明中医药在起效。
而在身体逐步恢复后,中医药就会对内部的“癌环境”进行改造,让气血、脏腑功能回归正常。因为肿瘤只是癌症全身性病变在局部的显现,外部的肿块只是果树的果实而已,癌症说到底是一种全身性疾病。我们需要面对的是血液、器官深处游离的微小病灶,以及早已走上“错路”的身体状态。如果只针对肿瘤去攻毒消瘤,而不改变“内环境”,那么病情不可能长期稳定,复发转移只是时间问题。
另外,中医这种“既病防变”的思想运用到癌症治疗也中有积极意义,《难经》说:“见肝之病,知肝传脾”。比如:肝癌,如果事先可以实脾健脾,那或许就能预防腹水的发生。
得了癌症,身体是在下坡路的。到最后,往往都是元气被一点点耗尽,和油尽灯枯一样痛苦离世的。所以,既然知道这样的发展规律,就应该把握早期康复的有效时机,及早扶正固本,让疗效稳固,而不是坐等复发,等到晚期才想起还有中医这个办法。
友情链接:
版权所有: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 www.xifu120.com
电话:0371-63962677 投诉电话:0371-63395632
特别声明:本站内容仅供参考,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。
地址: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农业路70号(河南博物院对面)
广审号:(豫)中医广【2025】郑第 03-03-059号 网站地图
扫一扫 关注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