非物质文化遗产“袁氏中医肿瘤疗法”保护单位
郑州市基层中医传承特色疗法袁希福工作室
郑州袁氏中医三联平衡疗法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
服务热线:0371—63962677
服务投诉:0371—63395632

今天收到一天工作微信:***家属:“给你们点的茶,在外面桌子上,昨天真的是感谢你们了!”
家属是一位14岁患者的母亲,今天再次聊起来孩子的病情,感慨万千,虽然病情很重,是病友介绍而来,来到了我院觉得觉一切都充满了希望!
在医院工作的日常里,一杯普通的奶茶成了医患和谐的生动注脚——护士昨日帮患者买早餐、协调就诊流程,今日家属便以奶茶相赠表谢。这温暖的互动,打破了大众对医患关系的刻板印象,也印证了一个道理:医患和谐并非抽象的概念,而是藏在彼此理解、互相体谅的细节里。
医患和谐,始于“看见”彼此的不易
医患关系的核心,是两个群体在共同对抗疾病时的“同盟关系”。医生面对的是高强度的工作节奏,要在有限时间内精准判断病情、制定方案,背后是专业知识的积累和对生命的敬畏;患者和家属则承受着疾病带来的身心压力,面对陌生的医疗流程时难免焦虑不安。
就像那位为患者安排就诊的医生,他看见的不只是患者的病情,还有其就诊过程中的不便;而送奶茶的家属,也读懂了医生额外付出的善意。当双方都能跳出“医生只负责看病”“患者只关注结果”的单一视角,看见对方的努力与难处,和谐的种子便已种下。

细节是连接医患的“桥梁”
医患间的信任,往往建立在具体的细节之上。可能是医生问诊时多问一句“最近睡眠怎么样”,可能是护士轻声安慰患者说“别害怕,会好点”,也可能是患者家属一句“医生您辛苦了”。这些看似微小的举动,却能像暖流一样融化隔阂。
家属没有把医生的帮助当作理所当然。正是这种“你为我着想,我为你体谅”的细节互动,让医患关系从“医疗服务与被服务”,变成了人与人之间的真诚相待。
构建和谐医患,需要双向奔赴
和谐的医患关系从来不是单方面的努力,而是医生与患者及家属的“双向奔赴”。
对医护人员而言,保持专业的同时多一份同理心,耐心解释医疗方案,主动关注患者的需求,就能让患者感受到被重视;对患者和家属来说,给予医护人员基本的信任和尊重,理解医疗过程中的不确定性,不将焦虑情绪转嫁为对医护的不满,也能为沟通扫清障碍。
这杯奶茶的价值,从来不是饮品本身,而是它所承载的理解与感谢。医患关系本就该如此——没有剑拔弩张的对立,只有携手对抗疾病的默契;没有冰冷的流程,只有人与人之间的温暖。当每一位医护都愿意多一份善意,每一位患者及家属都愿意多一份理解,医患和谐就会成为医院里最常见的风景,而不是遥不可及的期待。
上一篇:又添重彩!袁希福院长,被认定为“郑州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”
下一篇:没有了
友情链接:
版权所有: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 www.xifu120.com
电话:0371-63962677 投诉电话:0371-63395632
特别声明:本站内容仅供参考,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。
地址: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农业路70号(河南博物院对面)
广审号:(豫)中医广【2025】郑第 03-03-059号 网站地图
扫一扫 关注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