非物质文化遗产“袁氏中医疗法”保护单位
郑州市基层中医传承特色疗法袁希福工作室
郑州袁氏中医三联平衡疗法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
案例一:她来自天津,2013年8月20日,在天津市中心医院经CT检查确诊:宫颈占位,考虑宫颈癌ⅢB期(晚期);后病理活检显示:高中分化鳞癌。两次化疗后,不能吃不能喝,又吐又拉,身体消瘦明显,三步、五步一栽(摔倒),走个路必须扶着墙才行。化疗无法耐受后,来到希福医院求诊,服药7个月后,病情逐步稳定,未见异常。2019年12月24日复诊时,她告诉袁院长,“当初自己都放弃希望了,来郑州也没有抱有什么期望。可看到那么多锦旗,还有听到袁院长那么细心的解释,才感觉自己应该还有救,这次是遇到了好大夫,一定还会有机会,这才有了勇气,慢慢才好转的。”
案例二:她也是一位宫颈癌患者,2015年3月,因“接触性阴道出血”在医院行活检,查出“宫颈原位鳞癌”,完善检查确定:宫颈鳞癌III B期。已做手术及化疗,后经人介绍来到希福医院服用中药预防复发。3年多来,病情一直稳定,未见任何异常。可每次来,她都显得愁容满面。“袁院长,我现在还是有些担心!肺上有个小结节,前几天做CT发现结节增大了一点。”
尽管袁希福老中医一直安抚患者情绪,并告诉她:“肺部的结节是从2015年就有了,这么多年过去了,一直也没什么变化。而且你这次复查,说是增大,可大了还不到一毫米。你这样担心是不可取的。”但患者的心情却依旧不能平静,直言:“每次和你一起,听你说还能冷静些,可一回去又会胡思乱想。”
“三分之一的癌症患者是被吓死的”
两位患者同是宫颈鳞癌III B期,治疗经历相似。不同的是一位心情开阔,与袁院长相谈数次后,便能立刻调整心态,积极地投入到治疗中。而另一位尽管病情稳定,却忧心忡忡,每日愁眉不展,尽管医生一再安慰却无济于事。
记得当时袁希福老中医与那位患者交流时,就举过一个例子,“20年前我治疗过一位防疫站副站长的母亲,老人家本来身体恢复的很好,结果生2次气,病重2次,我记得可清,第一次是因为儿媳妇生孩儿摆满月酒,因为规格不称心吵起来,老人病重来取药。第二次是儿媳妇让她帮忙抱孙子,她说我还有病,因为这又生一场气,病情又反复。”
或许袁希福老中医说的有些严重,但癌症这个病就是这样,谁也无法保证能一直安稳下去。医生只会从最坏处着想,向好处去努力。我们并不能排除,第二位病友将来是否会出现这样的情况,我们只能提前改变现状,从此刻就调整好心态。
国外曾有一份调查显示,十个肿瘤,其中三分之一都不是因肿瘤致死,是患癌症产生的恐惧心理,导致死亡。针对抗癌信心这块,袁希福老中医深有感触,他说,“抗癌要有信心,在以前,我也不认同心态好,病就好。可现在那么多实践后,我发现生存期长,疗效好的患者,多数都是乐观的人。因此,在治疗上,我会尽全力去治,但是病人自己不能先蔫了。”
一个人罹患癌症,容易生成许多心理问题,诸如:害怕癌症痛苦的折磨、害怕与家人分离、害怕别人异样的眼光、害怕生命的完结等等。整日陷于消极、低沉、不安的状态中不能自拔,从而对于治疗,只是被动的接受。久而久之,治疗依从性下降,就容易导致不能取得预期的疗效。因此,在肿瘤治疗过程中患者的信心一定要有保障,医生的安慰还需要结合家庭成员共同的努力,才能达到真正安抚病人的心情的效果。
友情链接:
版权所有: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 www.xifu120.com
电话:0371-63962677 投诉电话:0371-63395632
特别声明:本站内容仅供参考,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。
地址: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农业路70号(河南博物院对面)
广审号:(豫)中医广【2025】郑第 03-03-059号 网站地图
扫一扫 关注我